本文作者:news

孩子不想上学家长该怎么办

news 3小时前 17:09:04 3
孩子不想上学家长该怎么办摘要: 孩子不想上学,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焦虑和慌乱。他们可能会反复追问"是不是身体不舒服""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了",却忽略了孩子沉默背后更深层的信号。一位母亲曾告诉我,她12岁的儿子突然开...
孩子不想上学,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焦虑和慌乱。他们可能会反复追问"是不是身体不舒服""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了",却忽略了孩子沉默背后更深层的信号。一位母亲曾告诉我,她12岁的儿子突然开始拒绝上学,每天早上都躲在被窝里哭闹。她带孩子跑了三趟医院,检查了所有可能的生理问题,直到心理医生指出:孩子书包里藏着的漫画书和游戏攻略,才是他抗拒上学的真正原因。

当孩子说"不想上学"时,家长往往急于解决问题,却忘了先倾听。北京的李女士分享了她的经历:女儿上五年级后,每次上学前都要和她进行半小时的"谈判"。李女士发现,女儿不是讨厌学习本身,而是害怕在课堂上被同学嘲笑。当她不再用"必须去上学"的命令,而是问"今天想和妈妈分享什么开心的事吗",女儿终于说出在数学课上被同学起外号的委屈。这种转变让家长意识到,对抗只会加深孩子的抗拒,理解才是打开沟通之门的钥匙。

有些孩子把"不想上学"当作逃避现实的盾牌。杭州的张爸爸发现儿子初中后频繁请假,直到发现儿子的作文里写着:"我每天都在假装认真听课,其实心里在数着放学的时间"。原来孩子正经历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危机,他渴望被关注却不知如何表达。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逼迫孩子上学,而是创造安全的表达空间。当张爸爸开始每周和儿子进行"无批评对话",儿子终于说出对物理实验的热爱,这让他找到了重新面对课堂的动力。

面对孩子的抗拒,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待。南京的陈妈妈曾因儿子成绩下滑而焦虑失眠,直到发现儿子每天放学后都在偷偷练习书法。当她不再执着于成绩单,而是带儿子参加书法比赛,孩子第一次主动说"我想把书法课当成正经事"。这提醒我们,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节奏,家长的焦虑往往源于对"标准答案"的执念。

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,不妨尝试"三明治沟通法"。先肯定孩子的感受,再表达关心,最后提出建议。深圳的周爸爸用这个方法成功帮助儿子走出困境:当儿子说"学校太无聊",他回应"妈妈知道你每天上学都很辛苦,我们能一起想想有什么有趣的事吗"。这种温和的引导,让儿子逐渐发现编程课上的乐趣,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。

有些孩子需要的不是催促,而是陪伴。成都的刘妈妈发现儿子初二后开始逃课,她没有责骂,而是每天放学后陪儿子去学校门口等。当儿子终于说出"老师总说我上课睡觉"时,刘妈妈带着他和老师沟通,发现是教学方法让孩子感到枯燥。这种从"对抗"到"共情"的转变,让儿子重新找回了上学的动力。

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,家长要警惕"直升机式育儿"。有些父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头顶,不断检查学习进度,结果适得其反。上海的赵爸爸曾因儿子成绩不理想而频繁查看手机,直到儿子说"你每次看手机时,我都觉得特别没面子"。当赵爸爸学会放下手机,转而和儿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,孩子反而开始主动分享学习心得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但他们的痛苦却是相似的。当孩子说"不想上学"时,家长不妨先问问自己:是否在无意中制造了压力?是否忽略了孩子的兴趣?是否在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爱?北京的心理咨询师郭利方提醒,教育不是一场竞赛,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。当家长学会用理解代替指责,用陪伴代替催促,孩子往往能重新找到上学的意义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