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开导

admin 4小时前 15:54:37 4
高中的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开导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焦急地问:"孩子现在每天早上都磨磨蹭蹭,说不想上学,怎么办?"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一位妈妈的自述。她告诉我,孩子上高中后开始频繁请假,每次问起都低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焦急地问:"孩子现在每天早上都磨磨蹭蹭,说不想上学,怎么办?"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一位妈妈的自述。她告诉我,孩子上高中后开始频繁请假,每次问起都低着头说"学不进去",可成绩却比初中时更差。家长的焦虑往往源于对"不想上学"的误解,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行为,却忽略了背后复杂的情绪世界。

去年接触过一个案例,小林的妈妈总在深夜里和我抱怨:"孩子每天早起都闹情绪,说数学题像天书,可我们辅导时明明看得懂。"后来通过沟通发现,这个成绩优异的男生在物理竞赛班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,每次考试排名靠前就会被同学孤立。他并非讨厌学习,而是恐惧失败带来的社交困境,这种心理阴影让简单的学习变得沉重。

有些家长会陷入"成绩优先"的误区,就像张女士描述的那样。她坚持每天检查孩子作业,发现孩子写得又慢又潦草,就不断催促:"再不努力就考不上好大学!"可孩子却说:"我每天都在努力,但成绩就是上不去。"这种情况下,家长需要意识到,孩子可能正在经历"习得性无助",就像被反复打击的运动员,即使付出汗水也看不到进步。

我曾遇到过一个特别的案例,小雨的爸爸每次看到女儿拖着书包回家就急得直跺脚,甚至在她书桌上贴满"加油"的便签。直到有一天,女儿坦白自己每天都在偷偷画画,那些被撕碎的画纸里藏着对未来的迷茫。家长的焦虑往往源于对"成功"的单一定义,而孩子可能需要的不是更多压力,而是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渴望。

在与家长沟通时,我发现很多家庭都存在"代际认知错位"。比如李阿姨总说:"我们当年考不上大学都混得不错,你孩子现在这么优秀,肯定能有好出路。"可她的儿子却在深夜里刷着短视频,说"我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"。这种认知差异让家长难以真正理解孩子的困惑。

有些孩子把"不想上学"当作反抗的信号,就像小杰的妈妈发现的那样。这个平时很听话的男孩突然开始顶撞父母,说"你们根本不理解我"。后来才知道,他偷偷报名了美术班,却因为担心影响高考而不敢告诉家人的矛盾。这时,家长需要学会"看见"而不是"评判",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。

我建议家长可以尝试"情绪优先"的沟通方式。比如王女士分享的育儿经验,她不再强迫孩子做题,而是每天晚饭后陪孩子散步聊天。当孩子说出"我觉得物理公式都像在嘲笑我"时,她没有急着给建议,而是说:"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公式背后的故事吧。"这种陪伴让孩子的学习动力逐渐恢复。

每个孩子都像独特的种子,有的需要阳光,有的需要雨水,有的则渴望在肥沃的土壤里扎根。当家长发现孩子抗拒上学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是不是把"学习"当成了唯一的目标?是不是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诉求?那些在教室里偷偷流泪的少年,那些在课桌下写满梦想的笔记本,都在诉说着成长的阵痛。作为家长,我们的任务不是强迫孩子改变,而是陪伴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