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

admin 4小时前 02:07:59 6
孩子不爱上学的原因摘要: 孩子不爱上学,往往不是简单的“不想去”,而是一系列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接触过太多这样的家庭,父母在孩子书包上贴满鼓励贴纸,却依然无法理解孩子眼神里的...
孩子不爱上学,往往不是简单的“不想去”,而是一系列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接触过太多这样的家庭,父母在孩子书包上贴满鼓励贴纸,却依然无法理解孩子眼神里的抗拒。上周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:12岁的小明成绩下滑,妈妈每天催他写作业到深夜,结果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崩溃大哭,说“我根本听不懂老师说什么”。这背后,是长期被忽视的学业压力和自我价值感的断裂。

有些孩子把书包藏在床底,不是因为贪玩,而是害怕被老师点名。去年遇到一个五年级女孩,她总在上学前夜反复检查书包,最后发现里面塞满了零食和漫画书。家长以为她在逃避学习,其实她更害怕的是在课堂上被同学嘲笑“书包太旧”。这种对社交评价的敏感,让上学变成了心理负担。

家庭关系的裂痕常常在课堂上显现。一个初中生小强,每次老师布置小组作业就缩在角落发抖,直到家长发现他手机里存着大量“被孤立”的聊天记录。原来父母总是用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比较,导致他形成“我永远不如别人”的思维定式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有些孩子会把上学当成逃避家庭冲突的出口,当父母争吵时,他们反而期待着学校铃声响起。

青春期的迷茫往往藏在作业本的空白处。初二的婷婷开始频繁请假,老师发现她作业本上写着“今天不想写”,但家长却误以为是叛逆。直到一次家访,我看到婷婷的房间贴满明星海报,她却说“我就是想成为他们那样”。这种对自我认同的追寻,让传统教育方式显得格格不入。

当孩子开始用“肚子疼”“头疼”来逃避上学,背后可能是更深层的心理危机。前些日子有个案例,10岁的小杰每次上学前都呕吐,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,却发现只是肠胃功能紊乱。原来他在学校被同学起哄“装病”,这种被伤害的体验让他形成了条件反射。更有些孩子会把上学变成“自我惩罚”的仪式,当他们觉得无法达到父母期待时,就会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痛苦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双向的情感交流。我曾遇到一个父亲,他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儿子的作业本,却发现儿子在数学作业上画满了小人打架的图案。后来才明白,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课堂纪律的不满,而家长却误以为是学习态度问题。这种误解,往往让问题雪上加霜。

当孩子开始对上学产生恐惧,或许该停下来听听他们的心声。有位妈妈分享,她发现女儿总在睡前反复问“如果我不去上学会怎样”,直到有一天女儿说“我想和同学一起玩,但老师总说我太吵”。这种看似简单的表达,实则是孩子内心挣扎的真实写照。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做的,不是强迫孩子适应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