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当老师不喜欢孩子怎么办

admin 5小时前 20:24:22 4
当老师不喜欢孩子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询问:"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怎么办?"这个问题背后,往往藏着一个令人揪心的现实:孩子在校园里遭遇了情感忽视,而家长却不知如何应对。让我们通过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询问:"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怎么办?"这个问题背后,往往藏着一个令人揪心的现实:孩子在校园里遭遇了情感忽视,而家长却不知如何应对。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案例,看看这种状况如何影响孩子,以及家长可以采取哪些行动。

小雨的妈妈发现女儿最近总在放学后躲着玩,问起时只说"老师今天没表扬我"。原来班主任在课堂上多次用"小雨总是不举手"这样的评语,让这个内向的孩子逐渐失去表达欲望。更让人心痛的是,当小雨在数学竞赛中获奖时,老师却说"这孩子平时表现不好,这次运气好"。这种评价像一把钝刀,慢慢割裂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。

李浩的爸爸注意到儿子书包里经常出现撕碎的作业纸。孩子说老师总在课上批评他"坐不住""不专心",但其实李浩只是对某些学科缺乏兴趣。某次家长会上,老师提到"李浩的作业本总是有涂改痕迹",但没意识到这些痕迹是孩子试图理解知识时的思维痕迹。家长的焦虑和老师的误解,在孩子身上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细节。比如发现孩子突然对某位老师特别抗拒,或者作业本上出现异常涂改。这时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"三明治沟通":先肯定孩子某方面的优点,再委婉表达担忧,最后给予支持。就像张妈妈发现儿子对语文老师特别抵触,她先夸奖儿子的数学思维很活跃,再问"最近语文作业是不是有点难?",最后说"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克服,我们一起想办法"。

与老师沟通时,建议采用"观察-感受-请求"的结构。比如:"我注意到小明最近在课堂上很少发言(观察),他看起来有些沮丧(感受),不知道老师是否能给一些具体的建议?(请求)"这种沟通方式既保护了老师的尊严,又能让问题得到重视。王爸爸用这种方法与班主任沟通后,发现老师其实并不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,于是共同制定了新的互动方式。

家长还可以通过建立"成长档案"来帮助孩子。把孩子在不同学科的表现、进步点、闪光时刻都记录下来,当老师再次给出负面评价时,这些记录能成为孩子自信心的来源。就像陈妈妈做的那样,当老师说"小美总是不认真",她拿出孩子参加科学展览的照片,让老师看到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,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喜欢,而是被理解。当老师与孩子的认知方式不匹配时,家长要像导航仪一样,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。记住,教育不是单行道,而是双向奔赴的成长旅程。让我们用更温暖的目光看待孩子与老师的关系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