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小孩厌倦上学了怎么办

admin 3小时前 18:54:51 6
小孩厌倦上学了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最近总说不想上学了,怎么办?"这背后往往藏着一个令人揪心的真相——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。记得去年冬天,一位母亲哭着告诉我,她七岁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最近总说不想上学了,怎么办?"这背后往往藏着一个令人揪心的真相——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。记得去年冬天,一位母亲哭着告诉我,她七岁的儿子每天早上都躲在被窝里,把书包扔在门口,说"上学就是被老师骂"。这种抗拒情绪看似突然,实则暗藏玄机。

孩子的厌学情绪常常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。有的孩子因为成绩总不如意,比如小明每次考试都比同桌低两分,老师点名时总被叫到,渐渐对课堂产生恐惧。有的孩子则是因为社交困扰,像小雨总坐在教室最后一排,因为被同学孤立,连最简单的课间游戏都变得痛苦。更常见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,比如小杰的父母总在饭桌上讨论他的成绩,把"考第一名"挂在嘴边,孩子在压力下逐渐对学校产生抵触。

当孩子出现厌学迹象时,家长的反应往往决定着问题的走向。有位父亲发现女儿放学后总躲在房间里,就强行把她拽出来学习,结果孩子哭着说:"爸爸,我宁愿去动物园看动物。"这种对抗式的处理只会让情况恶化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观察,比如小林妈妈发现儿子总在书包里藏零食,就悄悄问他:"是不是觉得上学太无聊了?"孩子点点头后,妈妈开始陪他一起规划学习时间,把枯燥的作业变成有趣的闯关游戏。

教育方式的调整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曾经有个五年级学生,因为数学总是考不及格,对数学课产生强烈抵触。老师发现后,没有直接批评,而是让他担任"数学小老师",每天给同学讲解一道题。这个角色转变让孩子重新找到了学习的意义,成绩也逐渐提升。这种将被动变主动的方式,比单纯说教更有效。

每个孩子的厌学背后都有独特的密码。有个男孩总在上课时摆弄橡皮,老师发现他其实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,就调整了教学方式,把理论知识融入实验环节。另一个女孩喜欢画画,但语文成绩不好,家长就鼓励她用绘画记录课堂内容,结果她的作文水平反而提升了不少。这些案例说明,找到孩子的兴趣点,才能打开学习的突破口。

当孩子真正厌倦上学时,家长需要做的是先放下焦虑。有位母亲发现儿子不想上学,就带着他去公园玩了一整天,结果孩子说:"妈妈,我今天特别想上学了。"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,是孩子需要被理解的契机。与其强迫孩子面对,不如先给予情感支持,再寻找问题根源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,而是双向奔赴的过程。就像那个总在课堂上睡觉的男孩,其实是因为父亲工作压力大,经常在深夜训斥他。当父亲学会倾听,孩子反而开始主动分享学校趣事。这种家庭氛围的改变,往往比任何补习班都更有效。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,被理解,被温柔对待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