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青春期孩子摆烂对策

admin 10小时前 04:45:17 6
青春期孩子摆烂对策摘要: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像被按下暂停键的动画,突然间不再追逐梦想,反而沉迷于无所事事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见过太多家长在深夜里辗转反侧,看着孩子把手机藏进枕头,把作业本丢在角落,仿佛...
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像被按下暂停键的动画,突然间不再追逐梦想,反而沉迷于无所事事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见过太多家长在深夜里辗转反侧,看着孩子把手机藏进枕头,把作业本丢在角落,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。这种"摆烂"不是简单的懒惰,而是内心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风暴。

上周有个女孩来找我,她妈妈说孩子最近每天回家就躺着刷短视频,成绩从班级前十掉到二十名。但当我问起具体表现时,女孩却红着眼眶说:"老师说我越来越没精神,可我明明很努力,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努力的方向错了。"她的书桌上堆着未完成的画稿,那是她曾经热爱的素描,现在却成了尘封的回忆。这种对兴趣的放弃,往往源于自我认同的迷失。

有个男孩的父亲分享过一个细节:孩子初中时是班里的体育委员,但升入高中后突然对运动失去兴趣,甚至把校服扔进衣柜。直到某天父亲发现他偷偷在房间里打游戏,才明白孩子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逃避"我是不是不够优秀"的焦虑。青春期的自我怀疑就像暗流,容易在看似随意的行为中显现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往往陷入两种极端。有人开始严厉训斥,把孩子关在房间逼迫学习;有人则选择沉默,任由孩子在电子设备中消磨时光。但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理解。就像我遇到的一个案例,母亲不再追问"为什么不好好学习",而是每天陪孩子散步时聊聊他喜欢的动漫,渐渐发现他其实对编程充满兴趣。当父母愿意放下焦虑,孩子才会卸下防备。

有些孩子会用"摆烂"来对抗过度安排的生活。比如一个女孩在妈妈安排的钢琴课、舞蹈班、英语辅导之间疲于奔命,最终在某个周末突然说:"我想一个人去旅行。"这种看似叛逆的举动,实则是内心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。家长需要学会在规矩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当孩子开始用"无所谓"的态度面对一切时,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努力没有意义。有个男孩在成绩下滑后说:"反正考不上好大学,何必费劲?"这种想法背后,是长期被比较带来的挫败感。父母要学会把"你必须怎样"变成"我们怎么一起面对"。

每个"摆烂"的孩子都藏着未被发现的光。就像我遇到的一个案例,一个总是躲在角落的男孩,其实每天在放学路上默默记录植物生长。当父母不再强迫他参加补习班,而是陪他观察小区里的花草,这个孩子开始重新找到生活的热情。理解孩子的独特性,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。

青春期的"摆烂"不是终点,而是成长的转折点。当父母学会用好奇代替指责,用陪伴代替控制,那些看似消极的行为往往会转化为意想不到的成长契机。就像一个女孩在妈妈的陪伴下开始写日记,记录情绪波动,最终在文字中找到了自我认知的路径。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,被理解,被温柔地引导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