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上学家长怎么开导

admin 13小时前 23:36:14 6
孩子不上学家长怎么开导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:家长发现孩子突然拒绝上学,内心充满焦虑,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。面对这种局面,很多父母会陷入"要不要送孩子去补习班""要不要找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:家长发现孩子突然拒绝上学,内心充满焦虑,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。面对这种局面,很多父母会陷入"要不要送孩子去补习班""要不要找老师谈一谈"的思维漩涡,却忽略了孩子可能正在经历某种深层的情绪困扰。

一位母亲曾告诉我,她14岁的儿子成绩一直不错,但初二那年突然开始逃学。起初她以为是青春期叛逆,每天逼着孩子写作业,结果孩子越来越沉默。直到某天孩子在日记里写道:"我讨厌数学公式像牢笼,困住了我所有想象。"这句话让母亲意识到,孩子不是抗拒学习本身,而是对学习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。她开始调整策略,每天陪孩子散步时聊些轻松的话题,逐渐发现孩子其实对编程很感兴趣,于是和学校沟通后,允许他用编程作业代替数学作业,孩子重新找回了学习动力。

另一个案例是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小杰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母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,孩子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。他开始用"不想上学"来逃避家庭责任,但母亲发现孩子其实渴望被关注。她改变了以往"你必须好好学习"的说教模式,每天抽出15分钟专注听孩子说话,哪怕只是聊他喜欢的动漫。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时,开始主动分享在学校遇到的困难,母亲这才发现孩子其实是因为被同学排挤才产生厌学情绪。通过调整家庭氛围,孩子重新建立了上学的信心。

有些孩子不上学并非因为学业压力,而是因为社交焦虑。我曾遇到一个女孩,她总是穿着校服躲在教室角落,拒绝和同学交流。父母带她去见心理医生时,医生发现她其实害怕被同学发现自己的口吃。当父母开始用"我们先不谈学习,聊聊你最近喜欢的漫画"作为切入点,孩子终于敞开心扉。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父母持续用真诚的态度去建立信任,就像在雨天为孩子撑伞,而不是在烈日下逼迫他奔跑。

家长在开导过程中,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度焦虑。有位父亲发现女儿不上学后,每天在小区里寻找"能让孩子重新上学的老师",甚至在孩子学校门口徘徊。这种行为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压力,最终导致孩子出现更严重的逃避行为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调整自己的情绪,用平和的态度和孩子对话,就像对待一个受伤的小动物,需要先让它感受到安全,才能慢慢恢复。

每个孩子不上学的背后,都藏着独特的密码。有的是成绩焦虑,有的是家庭关系紧张,有的是兴趣与现实的冲突。重要的是要像侦探一样耐心观察,而不是像法官一样急于定罪。当父母学会用"我注意到你最近好像不太开心"代替"你怎么又逃学",用"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"代替"你必须马上去上学",孩子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打开心扉。这种改变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转折,只需要父母持续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孩子,就像春天的阳光穿透云层,终会照亮成长的道路。

阅读
分享